中国粉体网讯 IPIE2025上海国际高端粉体装备与科学仪器展览会于10月29日至31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展会期间,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刘晓东先生接受了粉体网的专访,分享了百特在颗粒检测领域的技术积累、产品布局与服务理念。

三大核心产品线,构建颗粒检测解决方案矩阵
三十年来,百特始终聚焦颗粒的粒度与粒形表征这一核心领域。基于这份深耕,公司形成了三大核心产品线,其中激光粒度仪是当之无愧的核心支柱——它不仅服务于新型材料、化工、新能源、制药等传统粉体材料生产企业,更能为生物制药领域的蛋白质脂质体疫苗等纳米尺度样品,提供精准的粒径表征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图像粒形分析是第二条重要产品线,与粒度表征形成互补,全方位满足客户对颗粒粒形的检测需求。百特专门针对颗粒形状,打造了可量化的测试表征方案,输出包括球形度、长径比等关键指标。颗粒形状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粒径,它直接影响材料的流动性、流变特性,还会关联后续加工工艺的效率与效果。这次展会百特带来的Bettersize3000Plus激光/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创新采用激光法测粒径+图像法测粒形的二合一模式,两者相互补充验证,能为客户一站式提供两套精准数据,全面满足颗粒检测需求。

此外,粉体特性测试仪进一步拓展了百特的检测能力边界。其中粉体流动性测试仪可精准测定粉末的松装密度、振实密度、流动性等关键参数,最终给出专业的流动性与喷流性评价,助力科研工作者高效优化粉体工艺配方。同步亮相的还有真密度仪,以及针对粉体浆料的悬浮稳定性测试仪,这一系列物性检测设备,能从多维度捕捉材料特性,为客户的材料优化与技术攻关提供全面、可靠的检测手段和数据支撑。


竞争壁垒:“技术创新+客户服务”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刘经理强调,百特始终将“技术创新”与“客户服务”作为发展的双引擎。
刘经理坦言,很多客户在选择粒度仪时也会面临困惑:市面上品牌、型号众多,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这件事,选择产品,更该看重“价值”而非单纯的“价格”。这份价值,既源于百特对激光衍射法、动态光散射法等传统测粒径原理的深耕,更体现在公司在这些技术框架下,持续不断地迭代创新与突破。百特的技术创新,具体落地在一个个实打实的技术突破中:比如正反傅里叶结合光路、绿光激光器搭配斜入射双镜头的技术,还有在纳米粒径与电位检测体系中,公司自主研发的相位分析光散射技术,这些创新并非脱离实际的空谈,而是在现有成熟技术路线的基础上,持续打磨优化,核心目标就是不断提升检测精度与综合性能。这正是百特所坚守的持续技术创新。

服务维度,更是百特的一块金字招牌。刘经理认为,优质的服务早已超越传统的仪器维修和维护范畴。目前百特的应用团队已有十余人,始终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深耕应用场景的探索与研究。百特还专门整理了制药行业的应用白皮书,要知道,针对某一款API原料药或辅料做方法开发时,不少初学者或刚接触粒度测试仪的科研人员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搭建测试方案。而百特的服务,正是要解决这些实际痛点:包括全程指导方法开发,帮客户解读数据偏差(比如数据偏大或偏小的原因),还会分析这些数据对下游应用可能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百特还完成了上海分公司的全新升级,再加上国内现有的八个办事处及服务机构,一张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已经成型,能为广大用户提供全周期的售前咨询与售后应用支撑。
品质坚守:严苛测试与长效验证,保障设备可靠运行
针对用户关注的设备稳定性与耐用性,百特建立多维度品质管控体系。在采访中,刘经理举了两个核心例子,其一,百特工厂专门搭建了高低温、高湿度等极端环境的老化实验室与实验舱。每一批次出厂的仪器,都会严格抽检,将抽检样机送入这些极端环境舱进行系统性老化测试。测试过程中,百特会重点监测仪器的光电转换效率、信号传输稳定性、机械结构强度,以及在极端条件下的整体可靠性与耐用性,确保每一台交付到客户手中的仪器,都能经得住长期使用的考验。
第二个例子更能体现百特对耐用性和可靠性的极致追求:从2024年6月左右开始,百特把最畅销的四款核心型号——BT-9300系列、Bettersize2600系列、Bettersize3000系列等,一字排开置于实验台,开启了长达400多天的连续运行测试。这场测试从2024年6月一直持续到2025年7月,这些仪器全程不停机、不间断地进行测试与数据分析。百特专门自主开发了监测软件,实时追踪这400多天里仪器的信号状态、数据可靠性与稳定性,这正是公司在仪器交付客户前,为保障产品耐用性和可靠性所做的硬核验证之一。
除了这类严苛的实测验证,百特在产品研发与设计阶段,也一直在持续创新、不断完善,从源头筑牢品质根基。刘经理称,之前做过一场“国产可替代”主题线上直播,在直播中分享了大量实际客户案例,也直观展现了百特产品在耐用性、可靠性上的实际表现。例如,上海宝钢于2004年采购的百特9300H仪器至今仍稳定运行;合肥工业大学、合肥乐凯等用户也反馈设备使用状态良好。刘经理指出,好仪器的品质根基,加上客户的精心维护,正是这些设备能够长久运行的核心,这也是百特一直以来坚守的“秘诀”。
行业挑战:直面新需求,以创新破解领域痛点

面对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新挑战,百特以创新主动破局。在新能源领域,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测试就极具挑战,硫化物一旦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就会产生硫化氢气体,所以这类测试的操作与防护需要格外谨慎,对仪器和测试方案的适配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这一行业痛点与技术需求,百特量身定制了手套箱适配方案,实现氮气等惰性气体全程保护,目前这套方案已在二十几家客户现场实现广泛应用,且经过了充分的耐用性与可靠性验证。
另一大挑战来自电子陶瓷领域,比如MLCC、陶瓷基板等产品的相关材料,这些材料的粒径普遍是纳米级,不仅本身测试难度较高,更关键的是,细颗粒极易产生严重的团聚现象,如何实现高效、稳定的分散,成为这类测试的核心难点。所以在测试前,百特会重点聚焦样品分散方案的研讨,只有先实现样品的高效分散,才能为客户提供精准可靠的测试数据。如何针对性解决、开发适配的测试方法?这正是百特售前售后的应用团队一直在深耕的工作,公司会结合不同样品特性,量身定制分散与测试方案,帮客户攻克这个关键痛点。
刘经理表示:“30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信,有挑战才会有创新的动力,有难题才能推动行业与自身的发展。所以,直面并攻克这些技术难点,正是百特乐于深耕、也一直坚持在做的事。”
结语
从核心技术突破到服务网络建设,从产品可靠性验证到行业定制化方案,丹东百特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颗粒测试领域持续深耕。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与新兴的应用挑战,百特展现出扎实的技术底蕴与敏锐的响应能力。未来,相信百特将继续携手行业用户,以更精准、稳定、高效的检测手段,共同推动粉体与材料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初末)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来源:中国粉体网)